top of page

內在小孩與你

  • 作家相片: Noelle
    Noelle
  • 4月7日
  • 讀畢需時 2 分鐘




內在小孩(Inner Child),是指我們內心深處,仍然保有的童年經驗、記憶與情感記憶。這些記憶來自我們在成長過程中,所經歷的歡樂、愛與安全感,也包括了曾經受到的傷害、忽視與恐懼。即使我們已經成為大人,這個內在的小孩仍在不知不覺間,影響著我們的情緒、行為模式和人際關係。



內在小孩的狀態,常常反映在我們的情緒反應與人生選擇上:


✧ 當內在小孩被愛與理解 :我們能夠自然地信任他人、享受愛、擁有穩定的安全感與自信

✧ 當內在小孩受過傷 :我們可能會在關係中反覆經歷匱乏感、害怕被拒絕、過度取悅他人,或是習慣壓抑自己的需求


這些模式通常來自童年時期的經驗:



✧ 被忽略的孩子 : 長大後可能容易害怕親密關係,總是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

✧ 過度迎合的孩子  :可能習慣性取悅他人,害怕說「不」,導致自己長期壓抑

✧ 常被批評的孩子  : 可能長大後總是懷疑自己,害怕失敗,內心充滿自我否定的聲音



療癒內在小孩,目的並不是要沉溺於過去的傷痛,更不是要找出原生家庭的毛病,而是幫助我們超越舊有的情緒模式,重新找回內在的自由 。


雖然我們的童年經驗深深受著成長的環境與經歷所影響,但我認為內在小孩療癒的核心,應該是將焦點放回自己,學習如何在當下給予自己過去未曾擁有的愛、理解與安全感。



✧ 認識自己的情緒模式,理解為何我們會有某些慣性反應

✧ 釋放內在的壓抑與傷痛,不再受舊有信念的束縛

✧ 學會給予自己愛與支持,不再過度依賴外界的認可

✧ 培養安全感與自信,提升親密關係與自我價值感

✧ 找回純真的快樂,讓生命回歸輕盈與流動


這個過程,並不需要否定你的父母或原生家庭,而是帶著理解,看到他們也因曾受限於自己的成長環境與認知,已經做了他們當時認為的最好選擇。當我們能以更寬廣的視角看待童年經驗,便能透過理解,不再活在「受害者」的心態中,而是成為自己生命的創造者。



記得最終我們療癒內在小孩,不是為了改變過去,而是為了在當下更自在地生活。


療癒的關鍵,不在於沉溺於情緒,而是透過情緒,看見新的可能。也許每個因原生家庭而觸動的情緒,也在提醒我們,心中真正渴望的,可能不是修正過去(過去便過去了,即使用怎樣的靈性工具也好,也無法改變已發生的事),而是給自己一次機會,重新理解與接納自己。當你意識到,療癒的本質,並非試圖抹去創傷本身,而是修復因創傷而產生的內在缺失,那麼真正的自由便已開始流動。


若有興趣了解更多,歡迎收聽我的Podcast: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