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你害怕聽到真實的說話嗎?



他人的回饋就像一面鏡子,我們從自我覺察中會知道自己擁有什麼,但放在世界中,這樣子組合的自己,程度在那兒呢?我這樣的個性,是強硬還是溫柔?我這樣做是好還是壞?


就像我喜歡畫畫,但不等於我很會畫畫。我需要別人的回饋來讓我知道,我的畫好在那兒,不好在那兒,從而讓我可進步,提升自己的能力。要不,我不會知道自己的能力到那兒,久而久之,就會變成自我感覺良好但能力有限的局面,而這樣的情況最終會為人帶來打擊,因為一旦你需要在公開場合展現自己,而你心中認為不錯,怎料外界的反應不如你預期所想那樣,你的信心與你的心,很容易受到傷害。


但在接受別人意見之前,先問問自己,我有勇氣面對真實的回饋,不再逃避嗎?


有時候你聽了別人說的話反應過大,一定是對方說的話,心底裡某部分的你是認同但極力否認,要不,自我保護機制不會被啟動,情緒不會上來。因為若你知道那不是事實,你聽了不會有那麼大的反應。


舉例說,我清楚我是一個女生,不論生理上或心理上,所以若有人跑來說我像男生,我不會生氣,因為我很清楚知道,不論外形上或性格上,在內在外,我也不是。


在你認知中,不是事實的東西聽過後,不會產生任何情緒,因為這個事情與你沒有產生任何連結。


這是為什麼我們要帶着自我的覺察,知道自己擁有什麼。這樣我們才能在聆聽別人的意見時,懂得區分那些是真實那些不是,而不感到害怕。


—— ❝【區分對自己有益的意見】





別人的意見有助我們成長,但首先我們要區分給予意見的人,是不是誠實可靠,而在他說出意見的當下,是認真的,還是只是戲言。這樣的區分很重要,因為你能透過這樣的篩選,拿到有質素的意見。


你可透過以下作觀察:


◖ 他的價值觀與我相近嗎? ◗


若果對方的價值觀與你相差很大,而你聽取意見的時候,剛巧是你剛開始這趟旅程的時候,那麼你要再想一下,自己的價值觀與對方的差距在那邊。因為若然差距太大,意味著你需要作很多調整,才能把他的意見真實應用,對剛開始這趟旅程的你,可能會感到有點吃力。


◖他對自己的行為有所覺察嗎?◗


一個具覺察力的人,能把生活中的經驗化作成自己的智慧,這些智慧必然有它的養份。這不代表沒覺察力的人不能說出智慧的話,但很多時候他們說的也是理論式或過度理想化的說話,與自己的生命脫勾,或許能為你提供多一個角度看事情(像年紀較大的即使沒覺察也有可分享的經驗),但是否具啟發性與深度,則見仁見智。


◖他說的是對事,還是對人?◗


對事所指的,是言論中所提及的,都是如何讓事情變好,討論的是事情本身,是你的行為對事情的影響,而不是你這個人。對人所指的,是言論的重點在於針對你本身的個性或外表,而不是為你提供意見改善事情。例如設計師畫出一張圖,客戶不滿意,設計師找他的朋友給意見,若朋友說出圖可改善的空間,那是對事,若朋友說的是「都叫你不要接這案子」「一定是你不懂表達才讓他可一改再改」,那也是意見,但是對人的,即使你知道後也對那件事沒實質幫助。


◖別人對這個人的評價怎樣?◗


雖然說每個人也有自己的世界,但若然那個人獲得很多人賞識,那必然有他優勝或可學習的地方。當然外在的評語很多時候是流於表面的,即使很多人說那個人不好,也不代表他真的不好。只是若你對得到的意見有所質疑時,他人對這個人的看法也可以是一個指標,讓你決定他所給的意見,你要聽多少。


—— ❝【聽過後,也要自我衡量】




不論告訴你意見的人是誰,聽過後你也該自行來釐清與消化,而不是照單全收。


別人的意見讓我們收集到一些素材,但最後我們如何利用與使用這些素材,讓自己成長,背後需要的,還是我們自我的覺察能力。


因此聽過意見後,請回到你的內在,以不同的提問,協助自己看清楚拿到的素材。


以下是一些我常用的提問:


□他說的是事實嗎?

□我會想嘗試看看嗎?

□聽過後我有不好的感覺嗎?

□那種不好的感覺,是來自哪裏?

□我會想先從小步開始轉變,讓自己試試看嗎?

□我清楚知道這樣的意見,能為我帶來怎麼樣的轉變嗎?

□我清楚知道自己是為什麼而作出這樣的改變嗎?


別人的意見,是在他所經歷的世界中,從他對事情的認知與理解中,所消化出來的見解。


重要的,是我們懂得透過內在的自我覺察,首先對自己有了基本的了解,摸索出什麼是適合自己,從而在聽取意見時,不會聽到什麼也照單全收,而是保持開放的態度,從聆聽中學習,慢慢拓闊自己的世界。

20 次查看

相關文章

查看全部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