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#98 別讓你的記憶愚弄你自己


親愛的,


不要再嘗試去修補自己的過去,而是當下開始為自己負責。


過去已成過去,同一件事,每個人記得的版本也不一樣。我們深刻的記憶,細緻的記憶,是為了讓自己能重新感受當時那感覺,好讓自己記住開心的事,傷心的事,為自己建立個人經驗的資料庫。


我們要知道,大部分時間,我們都活在自己的故事中,所以我們常說,大家也活在不同的世界。因為每個人對同一件事,記得的地方也不盡相同。


在 《The Myth of Repressed Memory》一書中,作者Elizabeth Loftus指出,我們的心靈就像清水,而每一個記憶,就好像是把一匙牛奶拌入清水中。日積月累,人的心就累積了成千上萬的模糊記憶。為了讓自己安心,我們創造記憶,而所創造的記憶,幾乎都是絕對性的:沒有模糊的地方,具連貫性,合乎自己的邏輯。因為這樣能讓人安心,也能說服自己繼續相信所相信的。


你要知道,我們為過去添加的細節,很多時候也無法印證其真偽。你說你記得,但對方說他忘記了,只有一個人記得的事,是否事實的全部?集體記得的事,又是否一定就是事實?(曼德拉效應就是最好的例子)


我們不用否定自己的過去,只是,一個人沉醉在過去中並不是療傷的方法。你要知道,你只是沉醉在自己的故事中,那只是你擷取整段事實其中一段,而並不是事實的全部。


特別是面對傷痛,當你每想一次,你就為自己加強那節傷痛的迴路,強化自己的感受,從而為自己創造「走不出來」的實相,然後不斷要做更多的療癒,上更多的課,希望有天可擺脫那段痛苦的回憶。

當你接納那段你不喜歡的過去後,不一定要想辦法清除它。因為每一次你想要清除它,其實就是跟潛意識說:我介意,你就是在提醒自己:我放不下。


接納後,你需要做的,是把注意力放回當下,看看當下自己能做什麼:把注意力從「改變無法挽回的過去」放到「創造自己喜歡的當下與未來」。畢竟記憶的作用,是讓我們能流暢運作,輔助我們生活,而不是絕對的事實。


別讓自己的記憶愚弄你自己。


下次當你發現自己又不斷在想過去的傷痛,那很好,你看到了自己這樣。那麼下一刻你便可以選擇,繼續下去,還是把它轉化成創造未來的養份,從中學習所需的,放下不需要的,在當下,再一次,好好看到自己的力量。

相關文章

查看全部
bottom of page